电话:17678025979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

南沙四代高脚屋的变迁见证人民海军沧桑巨变!

来源:搜狐新闻 时间:2018-02-13 作者:狮哥狮姐 董 浏览量:

南中国海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,是太平洋通向印度洋的咽喉之地,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。1988年初,中国海军开始在南沙控制的礁盘上兴建营房哨所,派兵驻守。目前我国海军驻守的岛礁共有7个,分别是永暑礁、华阳礁、赤瓜礁、东门礁、南薰礁、渚碧礁和美济礁,其中永暑礁、渚碧礁和美济礁,经过大规模扩建,已经成为南沙三大岛。

这面国旗1988年1月插在北纬9°、东经112°的永暑礁上,是南沙群岛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,现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。

南沙第一代高脚屋——竹棚高脚屋。1988年2月5日,南沙第一座高脚屋在永暑礁诞生。这是一种以钢钎为依托,竹竿作柱、篾席为墙,沥青封顶简易竹棚高脚屋,面积只有10平方米,空间十分狭小,加之海上补给困难,官兵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。

第一代高脚屋被官兵们形象称之为“海上猫耳洞”。

五星红旗飘扬在第一代高脚屋上。

第一代临时高脚屋。

东门礁上的第一代高脚屋。

南熏礁上的第一代高脚屋。

华阳礁上残存的第——代高脚屋木桩。由于第一代高脚屋太过简陋,无法保证在大风浪情况下的生存,只使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被第二代高脚陆续替代。

南沙第二代高脚屋--铁皮高脚屋,图中还可以看到第一代高脚屋。第二代高脚屋是箱式的,由铁皮等金属搭建,虽然使守礁官兵的生活空间扩大至30余平方米,可是一旦遇上酷暑季节,铁皮屋内酷热难耐,白天就和蒸桑拿一样,条件仍很恶劣。

第二代高脚屋有“海上钢亭子”,“海上蒙古包”的称号,从图中可以看出,运送补给十分的困难。

东门礁上的第二代高脚屋。

1995年4月在美济礁上建造的第二代高脚屋。

守礁官兵在第二代高脚屋里生活。

守礁官兵在第二代高脚屋训练。

南薰礁第二代高脚屋旧址。经过海水长年冲刷,第二代高脚屋早已锈蚀,在茫茫大海中只留下点点遗迹。

废弃的第二代高脚屋。

南沙第三代高脚屋——“礁堡”,图为美济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。相比前两代,第三代高脚屋具有天翻地覆的改变,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高脚屋,这种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永固式礁堡,已经成为集海水收集卫星通信、数字电视、室内空调、文体活动室等现代化设施于一体的“海上堡垒”。

赤瓜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。

东门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

华阳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。

南薰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。

永暑礁上的第三代高脚屋。

渚碧礁的第三代高脚屋。

第四代高脚屋——“军事前哨”。 随着南沙岛礁扩建工程的完工,第四代高脚屋也已经投入使用,成为捍卫南海主权的军事前哨。图为建设中的东门岛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LBLS 2017 All 版权所有 青城职通车·内蒙古 本地招聘 许可文号:【2017】244号 蒙ICP备2022003701号

地址: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EMAIL:3547669838@qq.com

人力资源证: 150100202180

Powered by PHPYun.

关注

用微信扫一扫

反馈
顶部